近日,一则新闻让我内心翻涌,似乎自己的肠胃也在经受这种折磨。
记者调查发现,使用塑料催吐管减肥的法子正悄然盛行。无良商家还附送催吐管使用教学,夸大催吐减肥的好处。
然而,2018年一则名为《藏在食物背后的恐惧:进食障碍群体调查》的报道早已揭露了这群兔子们(催吐者)的真实一面:强烈的负罪感让兔子们深陷吃与吐的漩涡,无法自拔。
或许还有很多人未意识到,这种无法控制的催吐行为和对食物的负罪感,其实是一种精神疾病。
01 催吐是一种病?
兔子们喜欢暴食,反复无常,却有强烈控制体重的意识,这是神经性贪食症(BN)的典型表现。
他们的宗旨是:我都要,要享受美食,也要瘦。因此往往在冲动性地暴食后,随即又因为强烈的罪恶感而催吐、不停运动甚至服用泻药,来消耗掉自己摄入的热量,防止长胖。
来源:澎湃新闻
徘徊在这群人中间的总是这些词句:减肥、感觉自己要胖死、手抠喉咙、嗓子好痛、好痛苦。这些暗黑情绪不断压榨着他们,倾吞着他们的躯体和精神。
暴食-催吐的恶性循环不仅在生理上会导致电解质紊乱、牙齿脱落、食管腐蚀、消化障碍甚至是死亡。心理上,这群人还会因无法斩断折磨自己的行为,变得孤僻自卑,发展为焦虑、抑郁,甚至养成极端人格。
除了“我都要”群体,还有“我不要”群体。
电影《To the Bone》(骨瘦如柴)里莉莉·柯林斯扮演的艾伦就是一个神经性厌食症患者(AN)。
见她一眼,骨瘦如柴,瘦骨嶙峋,这些词便会浮现在你心中。在旁人看来已经瘦得跟皮包骨似的他们却仍然不想吃,也吃不下饭。极端求苗条和极端求瘦是他们的日常。
还有一种叫“我无所谓”。
患有暴食症(BED)的人们会无法控制地吃大量食物,但与贪食不同的是,他们在大量进食后不会催吐,不滥用导泻剂。
这群人嘴上说着“偶尔放肆一回,吃了就吃了,无所谓”会变成搓一顿,再搓一顿,顿顿无休。
一些网红吃播、大胃王在不断暴食中,或许自己已分不清这是在享受过程,放纵自己,还是真正为了粉丝,为了“工作”。
还有一部分人会吃一些非人类食用的东西,他们是异食癖(Pica)患者。他们会吃墨水、肥皂,钢钉,根据个人癖好不同,五花八样,无奇不有。
喝墨水的小孩和吃肥皂的妇女
以上几种都属于进食障碍(ED)的范畴,这类人共同的特征是进食行为异常,对食物及体重和体型的过分关注。
关于进食障碍的诊断标准,可以参考美国精神医学学会颁布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和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 》 。此外,还有国内于2001年颁布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精神障碍分类)》及2015 年首次颁布的《中国进食障碍防治指南》。
02 多少人在挣扎?
《To the Bone》中艾伦对医生说: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无法停止厌食。
艾伦的扮演者莉莉柯林斯扮也曾患厌食症和贪食症
看似只是简单的坐下吃顿饭,但却有很多人无法和食物和平相处。数据显示,进食障碍的患病人数正在显著增加。
前圣塔克拉里坦大学发表《饮食失调回忆录》写道:据美国国家饮食失调协会估计,约有3000万美国人患有进食障碍。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统计的数据指出,进食障碍患者的人数在过去10年间翻了5倍,其中95%为女性。暴食症是最常见的类型,而厌食症的致死率较高,达5%~20%。
不断壮大的进食障碍群体,不断发展的暴食者,致死率较高的厌食者,警醒着人们对待食物,不可小觑……
这部分群体中又有多少人会求救或自救?
今年3月《柳叶刀》刊发的一篇论文《进食障碍:急需创新和进步》指出,仅约20%的进食障碍患者会寻求治疗,而且往往是在病情发展的晚期。
患者不是病而不自知,而是知道自己病了却不就医。对于自己罹患疾病的忽视,往往是进食障碍这部分群体的特点。
03 我该怎么办?
在谈到向周围人求救时,女主艾伦用无望的眼神看着周遭说道:我在他们眼中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问题。
多数ED患者都会自尊感极低,有完美主义倾向。而研究显示,他们在儿童时期往往受到躯体或心理上遭的虐待,例如父母的忽视等,这些都可能是诱发疾病的因素。
剧中医生邀请了艾伦的家人一起进行家庭治疗,结果却变成一场闹剧
家庭因素在进食障碍的发生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有理论家认为其作用和基因同样重要。家人间无法亲密、没有交流和情感表达,充满矛盾等是厌食患者相同的家庭环境特征。
进食障碍是一种复杂的难以根治的身体和心理损伤并发的疾病。其治疗原则是:多学科协作治疗、综合治疗、全面评估。
饮食正常化是进食障碍治疗的第一步,为患者制定规范的、符合她自身状况的饮食计划,循序渐进,减少不正常饮食频次。
除了饮食治疗外,进食障碍引起的并发症也不容忽视,如常见的闭经、胃肠问题,贫血等。
通常进食障碍的药物治疗会和精神疗法并行。在患者营养不良、体重较低时,低剂量或避免使用药物治疗。
患者状况稳定时,可以考虑用精神病药,像常见的氟西汀(SSRIs)。氟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共同治疗,具有较高的缓解率。
以上的大部分权威信息的获取来自国外,国内专门研究进食障碍的研究资料很少,且专业医疗资源长期处于稀缺状态。
相关资料的不断学习与补充,专门的诊断科室建立,资源、人员、资金的配置或许对患者来说是迫切需要的。
对于患者来说,更重要的是认识、了解自己的身体、情绪,知道它在表达。当自己进食异常,反反复复,无法控制时,请注意及时干预和就医治疗乃上策。
食物无罪 不应成为宣泄自虐的武器
参考资料:
1、Eating disorders have the second highest mortality rate of all mental health disorders, surpassed only by opioid addiction.(Chesney, E., Goodwin, G. M., & Fazel, S. (2014). Risks of all-cause and suicide mortality in mental disorders: a meta-review. World Psychiatry, 13(2), 153-160.)
2、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 Arlington, VA: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pp. 329–354. ISBN 978-0-89042-555-8.)
3、Laramie Duncan, Zeynep Yilmaz, Helena Gaspar, et al. Significant Locus andMetabolic Genetic Correlations Revealed in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ofAnorexia Nervosa.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May 12, 2017.
4、澎湃新闻.10年人数翻5倍,那些和进食障碍抗争的女人们
5、中国全科医学杂志.进食障碍诊断新进展及其对全科医生的启示
6、中国新闻网.被卡路里支配的进食障碍患者:体重24公斤还不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