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翠花,供应酸菜!
酸菜,在大兴安岭人的心目中,堪比四川人的火锅,陕西人的面条,山东人的煎饼,广东人的早茶……一份酸菜汤解决不了什么?如果是,再加一块蛋糕!
尤其是冬天,没有什么比得上一大碗厚厚的酸菜煮白肉。切成细细的酸菜,放大量五花三层白肉在锅里。用小火慢慢咕嘟咕嘟,直到每一根酸菜丝都沾着肉的油脂,油光发亮,贼有胃口!
童年是在东北大兴安岭度过的,对酸菜的味道有着特别的感悟和理解。小时候,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射进来,几束光束扫射在房子角落的一个大缸上,打破了冬天沉闷的冷清和宁静,空气中弥漫着酸味。沉甸甸的酸菜坛子是家里最重要的东西,你无论走到哪里都得带着。老人说,有了酸菜坛子,就可以过冬了。
以前大兴安岭人家里有两样必不可少的东西,一个是咸菜坛子,一个是腌制酸菜的大石头。穷人家是这样,富人家也是这样。大兴安岭气温低,寒冷。过去没有反季节温室作物。不知道谁发明了酸菜。“好酸菜”是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的。是普通人发明的一种冬天储藏大白菜的方法。冬天除了陈年的土豆白菜,吃的最多的家常菜是酸菜。
酸菜是大兴安岭人冬天的家常菜。每年秋天,卷心菜收获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选择合适的时间腌制酸菜,供冬天食用。
一个大坛子一块石头,是每个家庭腌制酸菜必备的器皿。白菜洗净,用开水焯一下,晾干,堆在坛子里,每层放点盐,叠牢,然后在上面压一块大石头。第二天,把罐子装满水,关上罐子。一罐酸菜会腌制,三四十天就可以吃了。现在懂这个手艺的年轻人不多,这个酸菜活几十年应该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了。
小时候进了腊月就要炖酸菜,回味悠长。切一大锅酸菜,用猪肉香肠炖着吃,冬天很好吃。小时候物质极差。冬天,泡菜是餐桌上最受欢迎的菜肴。酸菜包子是东北人的最爱。酸菜吃油,和猪肉放在一起。味道浓郁,搭配完美。一年的完整味道是任何食物都无法替代的,回味无穷.
很多大兴安岭人南去北回,去的地方更多。可能有人会觉得东北菜很“俗”,大锅炖也不能端上台面,比南方的小吃精致。
直到有一天路过一家小饭馆,突然冒出一股酸味,才发现大兴安岭人的胃里总是藏着一只叫“酸菜”的馋虫,这辈子都不想喂它了。这种对泡菜的渴望让每个流浪者想起了他
那一年,一个《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告诉全中国人民,东北大兴安岭最难吃的菜,其实就是“酸菜”,是很多离乡背井的人最喜欢吃的菜!
想吃小时候的美食,不是饿了,是想家了。真正安慰乡愁的最好方法就是享受一顿家乡味道的美食!
酸菜前生是白菜,今生是酸菜。在大兴安岭人的食谱里,真的是无所不能。酸菜猪肉烩面,酸菜炖冻豆腐,酸菜炖鱼,杀猪菜,是大兴安岭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佳肴。
酸菜和泡菜都是白菜腌制的菜,各有千秋。有一句经典对白:翠花,配上酸菜;长此以往,上酸菜,对泡菜说:“别以为化妆就能显摆!”泡菜对酸菜说:“别以为你平平淡淡我就不认识你!”酸菜好吃不好吃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尝到东北人的乡愁.
大兴安岭人没有发明酸菜,也没有最注重腌制仪式,但一定最热爱酸菜!东北酸菜和东北菜一样,具有越发酵越脆的性质。味道特别居家。泡菜与其说是大兴安岭的特色,不如说它承载着大兴安岭一代人的记忆和童年。
现在泡菜是工业化生产的,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但是这些腌菜并没有小时候妈妈腌制的好吃,因为腌菜是一种心情,持续一段时间,味道!怀念家乡的味道!是乡愁的心结解不开!
记得小时候的酸菜味道,不仅记得食物,还记得温暖家的味道!记忆中的味道唤醒沉睡的味蕾!记忆中的味道勾起了浓重的乡愁!记忆中的味道打开了我心中的门!
翠花,供应泡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