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邹韬奋(全世界的妈妈多相似)
伟大的母亲是中华精神的传承者,她们培育了一代中华民族的栋梁。
金一南教授曾经说过:“我们必须建立我们的信仰。你对父母、同事、未来和周围有责任感、爱心和同情心吗?如果没有爱,你的内心充满了仇恨,你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完整的民族,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充满信仰的民族。没有爱,就没有信仰。”
热爱祖国是所有中国人共同的精神信仰。但是,爱国主义不应该是空的口号。作为普通人,我们应该先爱自己的家庭,然后才能谈论爱国主义。所谓齐家,可以治理国家,甚至天下。
一个正直、勤劳、善良、乐观的慈母,是孩子精神成长的殿堂和源泉,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而神秘的。母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是中国人信仰的最初源泉,是中华精神的最好诠释。
就像王蒙先生主编的《中国精神读本》中提到的几位伟人的母亲一样,她们不仅在艰难时期肩负起养育孩子、肩负家庭重担的重任,她们的“温柔、礼貌、节俭”也深深地烙印在年轻一代的灵魂中。无数年轻人当初所信奉的理想,就是让母亲和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于是毅然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洪流,然后一个又一个仁人志士诞生,从废墟中创造出一个崭新的中国。
《中国精神读本》主编王蒙
可以说,伟大的母亲是中华精神的传承者,她们培养了一代中华民族的栋梁。
老舍是我的母亲
老舍是“老儿”。他出生时,他的母亲41岁。老舍《自传》开篇写道:“生于北平,三岁丧子,故无父。在学习之年,皇帝不存在,所以没有国王。没有父亲就没有国王,尤其是对老母亲的孝顺和关爱。”从小老舍就有一个愿望,要做一个自力更生的人,不能再让母亲整天辛苦工作养活自己。1942年12月26日,老舍收到家里的来信,得知母亲去世的噩耗,于是写了《我的母亲》,发表在1943年1月13日的《时事新报》上。
皇帝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都是莲花火苗,母亲却不害怕,她想在刺刀和饥荒下保护自己的孩子。北平发生了多少事故?有时会发生兵变。整个市场都烧起来了,火落在我们的院子里。有时会发生内战,城门关闭,商店关门,枪声日夜不绝。这种恐慌,这种紧张,再加上一个家庭的饮食规划和对孩子安全的担忧,一个虚弱的老寡妇能承受吗?然而,这时,母亲的心是交叉的,她不惊慌也不哭泣,她不得不寻找一条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路。她的眼泪会落到她的心里!这种软硬兼施的性格也遗传给了我。我对所有的人和事都采取平和的态度,把输当成理所当然。但是,作为一个人,我有一定的目的和基本规则,我可以为所欲为,但不能超越自己的界限。我害怕遇见陌生人、跑腿、露面;但是当我必须去的时候,我不敢去,就像我妈妈一样。从私塾到小学再到中学,我至少经历了二十个老师,有些对我影响很大,有些完全没有影响。但是我真正的老师,我的母亲,遗传了我的性格。我妈妈不识字。她给了我生命的教育。
邹韬奋的《我的妈妈》
邹韬奋,1895年生于福建永安。当时,喜欢看小说、讲故事的邹牧刚满16岁。陶芬9岁时,母亲省吃俭用,为他请了一位老师。我母亲在我12岁的时候去世了。母亲勤劳慈爱的举止给他留下了难忘的记忆。41岁的陶芬怀着深厚的感情写下了这首《我的母亲》,表达了他在国外时对母亲的思念。
我记得有一个夏天的晚上,我突然从睡梦中醒来,因为我的床后面紧挨着我妈妈的床,所以我可以从我的账户上看到我妈妈在灯下自己做鞋底。想起妈妈的辛苦,睡不着觉。我真的很想和妈妈在一起。但是孩子半夜睡不好,这是要被大人责备的。他们只是说想起来陪陪妈妈,还必须训斥几句,这是绝不会允许的(这至少是我当时的心理)。于是他们想出了一个试一试的借口,他们打电话给妈妈,说太热了,睡不着,想起来坐一会儿。令我惊讶的是,我妈妈允许我站起来坐在她旁边。我眼巴巴地看着她额头上的汗往下流,我继续用手上的针做布鞋——给我穿。这时,一切都寂静无声,只有微弱的钟声和母亲的呼吸声。心里暗暗怀念,因为要穿鞋,妈妈也厌倦了深夜工作。心里有说不出的愧疚感,觉得和妈妈坐在一起似乎能缓解一些焦虑。当时我的胃里充满了这些担心,但我不敢对妈妈说一句话。坐了一会儿,我妈把我抓起来放到床上就睡了。她说孩子睡不好,为什么要起床?现在妈妈不在了,她还是不知道小儿子有这样的心态,不敢说。
母亲去世时只有二十九岁,留下三男三女。临终之夜,她非常清醒,一个接一个地流着泪。她最不愿意离开的是她的孩子。
朱德的母亲记忆
朱德有两个母亲,一个生母,一个养母。1909年,23岁的他在母亲不知情的情况下离开家乡,前往云南参加新军和同盟会。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机会回家。忠孝不能成为朱德一生最大的遗憾。1944年4月,朱德在延安得知,85岁的母亲钟夫人于2月15日在家乡四川仪征去世。为了表示哀悼,他一个多月没刮胡子,在悲痛中写下了《回忆母亲》一文,发表在1944年4月5日的《解放日报》上。
抗日战争结束后,我可以和家人交流了。母亲知道我们在做什么,她期待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知道我们党的困难,她仍然在家里过着勤劳的农民生活。七年中间,我给妈妈寄回了几百块钱和一些自己的照片。我妈妈老了,但她会一直想我,就像我会一直想她一样。去年收到侄子的信,说:“奶奶今年八十五岁了,精神不如昨天健康,饮食起居也不如从前。我想再见到你,暂时谈谈。…… “但我投身于全国抗战,没能回报母亲的希望。
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中从未脱离过劳动。妈妈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炉子上做饭。虽然年纪大了,但还是热爱生产。去年,另一个侄子的家书说:“奶奶大人因为年纪大了,身体不如往年健康,但还是不停地工作,特别喜欢纺棉花…..”
我应该感谢我的母亲,她教会了我战胜困难的经验。我经历了家庭生活的艰辛,这让我在三十多年的军旅生活和革命生活中感受到了困难,被困难吓倒。妈妈也给了我强壮的身体和工作的习惯,让我从来不觉得累。
我应该感谢我的母亲,她教会了我生产知识和革命意志,鼓励我将来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天懂得越来越多:只有这份知识和这份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产。
方志敏《可爱的中国》
1935年1月,方志敏率领红十军北上时,被国民党军队包围,不幸被俘。方志敏在生命的最后半年,留下了16篇文稿,共计约14万字,可爱的中国就是其中之一。1935年8月6日,36岁的方志敏被秘密处决。
朋友!中国是孕育我们的母亲。你觉得这个妈妈可爱吗?我想你和我有同样的看法。你们都觉得这个妈妈挺可爱的。就气候而言,中国处于温带,既不太热也不太冷。看来我们妈妈的体温不高也不低,最适合孩子依偎。就土地而言,中国土地辽阔,绵延千里。好像我们的妈妈是一个身材很大,胸宽背宽的女人,不像日本女孩那么苗条。中国很多著名的崇山峻岭,长江大河,大大小小的湖泊,不都象征着我们母亲丰满坚实的皮肤上的肉纹和肉窝吗?中国的土地生产力是无限的;隐藏在地下的未被探索的宝藏是无限的;废弃不用的自然力是无限的。这不是象征着我们母亲养育4亿孩子的无限奶水和力量吗?我认为没有一个母亲比她养育更多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