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判断电容器主要是通过观察判断和使用万用表。观察方法主要指判断电容器是否有泄漏、爆裂或烧毁。如果发生这种情况,电容器已经损坏。
用万用表测量0.01uF以下的固定电容时,由于其容量太小,只能定性检查电容是否有漏电,内部是否有短路或击穿。而且其质量无法定性判断。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应该用一个小电阻对其放电。然后选择万用表的RX10k块,用两个探头随意触摸电容器的两个引脚,然后观察万用表指针是否偏转,交换探头重新测量。
观察手的变化。正常情况下,手应该向右摆动,然后慢慢移动到无限远。如果测得的电阻很小或为零,则表示电容器已被漏电损坏或内部击穿;如果指针从头到尾摆动,说明电容内部存在开路。
对于0.01以下的固定电容的检测,也可以采用附加电路的方法,利用复合三极管的放大效应进行检测,选择两个穿透电流β在100以上的小三极管组成复合电路,如下图所示。
由于复合三极管的放大作用,会放大被测电容的充放电过程,使万用表指针摆得更宽,便于观察。首先检查电容器是否充电,然后判断好坏。选择万用表RX10k档。然后将万用表的红色探针和黑色探针分别连接到复合管的发射极和集电极。观察指针偏转后是否能回到无穷大。然后交换探针,再次测量。如果两次中有一次未能回到无穷大,则证明电容器已经损坏。
当两个探头分别触碰到容器的两根引线时,手先顺时针(向右)摆动(这个过程就是电容的充电过程),然后慢慢向左返回。手静止时的电阻值是电容的漏电电阻(R)。在测量中,如果指针远离无穷大,则表明电容漏电严重,不能使用。在测量一些电容的漏电电阻时,有些电容的指针回到无穷大位置时顺时针摆动,说明电容漏电比较严重。
2、0.01uF以上固定电容的检测方法
对于0.01uF以上的固定电容,可以直接用万用表的“Rx10k”块测试电容是否有充电过程,是否存在内部短路或漏电。首先对待测电容进行放电,选择万用表的RX10k档,用两个探头随意触摸电容的两个引脚,然后观察万用表指针的偏转,交换探头再测试,如下图所示。
观察手的变化。正常情况下,两个测量的指针应该先顺时针摆动(向右)(这个过程就是电容的充电过程),然后慢慢向左回到无穷大。如果测得的电阻很小或为零,则表示电容器已被漏电损坏或内部击穿;如果指针没有从头到尾摆动,则意味着电容器的两极之间存在开路。根据以上推断,电容基本正常。
3、电解电容器质量检测方法
电解电容器常见的问题有击穿、漏电、容量减少或消失等。通常,电解电容器的性能可以通过检测开路状态下电解电容器的电阻来判断。
电解电容器开路测量的步骤如下:
(1)首先,用电烙铁取下被测电容,清洗电容的两个引脚,如图所示。
(2)检查电容器外观是否良好。如果有漏电和针脚断裂,则表明电容器已经损坏。
(3)通过引脚的长度和电容侧的标识来判断电容的极性,如图所示,电容的正极引脚通常较长,而负极侧标有“1”(减号)。
(4)测量前对电容器放电。将万用表设置在欧姆档的RX1k,进行调零校正,如下图所示。
(5)将红色手写笔连接到电容的负极引脚,黑色手写笔连接到电容的正极引脚,观察万用表读数的变化,如图所示。
手先顺时针(向右)摆动(这个过程就是电容的充电过程),然后慢慢向左回到无穷大,所以待测电解电容基本正常。这时,如果手摆动到一定角度,那么它只会向后转一点点,也就是测得的电阻值很小,这意味着电容漏电严重,不能再用了。如果此时手根本不摆动,说明电解电容的电解液已经干了,没有电容了。如果电阻为零,说明电容已经击穿。
电解电容器的极性也可以通过比较测量结果来判断。如果不知道电解电容的极性,可以测量并记录两个引脚的电阻,换两支笔再测量,两次测量比较。通常电解电容的正向电阻远大于反向电阻,电阻较高的初级黑笔接电解电容的正极(电阻较高的初级红笔通过数字万用表测试接正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