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人弹琵琶三心二意(甘肃地名,为什么霸气惹不起?)
▲临夏黄河在黄青和黄煌的交界处,黄如汉风,绿如唐韵。摄影/胡
-风景,优雅和语言-
因为皇帝日思夜想。
因为士兵们浴血奋战。
因为诗人激发文字。
人们因为困难而歌唱。
有人说,如果两千年前的 *** 穿越到今天的甘肃,大概就不会迷路了。
▲沙漠边缘的敦煌绿洲。摄影/付丁
从达汗的都城长安出发,进入甘肃,汉朝人一眼就能认出天水和陇西,然后他可能会犹豫去不去兰州,但他能从街上的字很快认出这是晋城。跨过黄河,进入河西走廊,眼前的景象更加亲切:武威、张掖、酒泉、敦煌,都是汉朝帝王将相眼中的重要城市,地位堪比今天的深圳、雄安。
▲建于南北朝时期的天水麦积山石窟,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展览馆。图/视觉中国
如果是另一个唐朝人回甘肃,应该选择另一条路线:在周琴(秦州区,天水)探访杜甫的足迹,在凉州(武威凉州区)吟诵一首《凉州词》,在甘州(张掖甘州区)欣赏祁连风光,在瓜州(酒泉瓜州县)感受大漠孤烟,最后在阳关玉门与故人告别。
是的,这些充满中国风和唐韵的地名,今天依然镶嵌在甘肃境内。
▲鸣沙山的驼队,埋葬着千年商旅的足迹。摄影/徐海洋
甘肃的地名,既展现了刀光剑影中的“武艺军威”,又呼应了大漠孤烟中的驼铃之声。它既是一部残酷的战争史,也是一首感人的边塞诗;这里既有帝王将相开疆拓土的荣耀,也有普通人千百年来的梦想。
敦煌,武威,汉朝皇帝读心术的地方。
张掖、酒泉、武威,四个名字连在一起,大概是对汉朝讨伐匈奴古史最短最生动的描述了。
▲西汉地图显示河西四郡的“咽喉”地位。绘图用F50BB。
河西走廊是汉朝通往西域的唯一通道,但长期被匈奴占据。将河西纳入汉朝版图,不仅是为了扩大疆域,也是为了连接中西,促进商贸往来。卫青和霍去病驰骋沙场,打败匈奴后,设郡开发河西成为当务之急。
▲河西走廊上,丘陵、平原、河流、农田连绵不断,向远方延伸。摄影/李永军
汉武帝,一个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不起眼的小天才,最懂得用他的地名来表现伟人的国威。于是有了“张果藏臂”的张掖,意思就是把国家的手臂(腋下)拉长,“截断胡强,使南北不能过关”,以削弱匈奴的力量。
▲张掖皇城草原,后面是祁连山雪山,就像一条“天堂之路”。摄影/杨文杰
于是就有了庆祝战役胜利的酒泉。“酒泉”原是大才子东方朔在《魔经·西野》中记载的酒泉传说。不知道是不是巧合。霍去病在此击退匈奴后,汉武帝赏赐御酒一坛。霍去病命人将御酒倒入泉水中,与将士共饮,“当与天无关”。酒泉之名,汉武帝赐,亦如天赐。
▲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的咽喉枢纽,敦煌则是“咽喉中的咽喉”。制图/辣椒粉
于是就有了“宏大辉煌”的敦煌,地处边陲,直通西域。它不仅是之一个开放的门户和咽喉中的咽喉,也是“东西方文明的十字路口”。“遁,大也。辉煌,繁华也”的意思是达汗繁荣,商业繁荣。汉武帝生前一年设敦煌郡,可谓是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国家身上。
▲敦煌古城,驻守边境,背后是一望无际的沙漠。摄影/胡
武威是河西四郡中最年轻的一个,汉武帝后100年位于宣帝.寓意很简单,展示了达汗的武术和军事力量。武威的郡治姑臧,从胡语翻译过来,让人一下子想到了后世的江南姑苏。
汉代设立的地名从何而来?其实很难验证很久。汉武帝封河西郡,更多的是后人的附属。现代学者也认为“敦煌”一词应该也是从胡语翻译过来的。即使翻译过来也不低俗。相比汉武帝,后来的王莽干脆改名叫砖房。取代西汉后,他把地名折腾得到处都是:酒泉改阜平,张掖改平摄,敦煌改敦德,都失去了原来的真精神。
▲月牙泉和其他壮丽的景色相比,小巧玲珑,像仙女的眼泪。摄影/自贡黄师傅
甘肃地名中的刀光剑影,并不止于河西四县。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秦苻坚攻打梁倩,设县平凉,意在“平定凉国”。
▲在崆峒山上俯瞰今天的平凉城。摄影/李平安
西夏时期,甘肃也被两国争夺。宋军收复甘肃故地后,以“安定西部”之意置西。定西和河西四县一样,沿用至今的地名,颇有达汗遗风。
▲黄土高原不仅到处都是黄沙,还有五颜六色的定西梯田。摄影/吴俊瑞
除了炫耀战功,另一个与战争有关的地名来源于军事建筑,如关、翟、包等。,其中最著名的无疑是嘉峪关。嘉峪关,因附近的嘉峪山而得名,自明代建都以来,一直是西部重镇,镇守嘉峪山关隘,保卫河西地区。如今,嘉峪关市有了更雄伟的辖区:雄关。
▲嘉峪关,长城的西起点,守卫着河西走廊西段最狭窄的地方。摄影/李
兰州安宁区、西固区原为军事要塞,为抵御外敌入侵而设防。安宁堡,意为“和平、不伤害、不侵犯”;西固在宋代名为西关堡,明代因年代久远重建时改称西固城,后改为清代西固。
▲兰州沈安桥连接西固区和安宁区。摄影/杨文杰
随着硝烟散去,这些军事城堡已经没有了战争的痕迹,现在都有了新的身份。安静美丽,是兰州的“绿心”,而西固是整个西部地区的工业重镇。
凉州、瓜州、周琴,盛唐时期网上名人打卡的地方。
甘肃不是所有的地名都弥漫着战争的硝烟。古代诗词歌赋中对边塞的浪漫描绘,也让甘肃的地名充满了如画的诗意。
▲乌鞘岭,黄土高原与河西走廊的天然分界线,南方暖湿气流在此止步。摄影/胡
左边是武威,右边是凉州。西汉建立的凉州,相当于今天的省级行政区,行署设在无为县。狭义的凉州是武威的别称。
南北朝时期,凉州曾是“五凉京”,“车马交织,歌吹满天”。在唐代,凉州是中国三大经济中心之一。但在诗人眼里,凉州依然寄托着边塞的全部想象。凉州一词从未离开过禁军将士的身影,但随着诗人的追求,它随着“凉州词”的曲调顺利走出。
▲武威秋收美。你确定不想写首诗吗?摄影/张、图片/Bug创意
全唐诗中以凉州词为题或以凉州为背景的诗歌有100多首。其中,王翰用汉代的“古风”来表达他的感受:
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战场上喝醉了不要笑。自古以来,你为几个人而战。
▲张掖山丹军马场,相传由霍去病创办,至今仍有奔马。摄影/黄雪锋
王志焕描绘了一幅经典的边塞风光:
黄河越来越远,因为它在黄河中间流动,玉门关坐落在一座孤独的山上。
何必用杨柳的悲歌来抱怨春天的耽搁,老玉门关,一个春风不是吹的啊!
凉州之夜让诗人岑参怀旧:
月牙儿爬上凉州城,城对城,天空布满凉州。
凉州周围有七十万人,这里的胡人懂得弹琵琶。
▲凉州古城夜景。摄影/捕捉光影、图片/蠕虫、创造力
“出圈”的不仅是凉州,还有杜甫止步的周琴:
周琴城北寺,因肖伟宫而闻名。
马赛克山门古,丹青野堂空。
而兰州(皋兰)在鲁:
晋上马鞍,搬进皋兰。
门风稍急,长城水寒。
▲兰州的五泉山是皋兰山的一部分。像“祛病添福”一样感动霍去病,是很多兰州宝宝的童年记忆。摄影/李琼
和瓜州,岑参:
长长的白发对着镜子哀叹,但青春只换来了碎娇。
这次你走了很长的路,我听说它现在在瓜州。
▲金代修建的瓜州锁阳城遗址。摄影/蔡晓翔,摄影/Bug创意
当然还有阳关和玉门。听一首《日出三合》,满满的送别朋友的伤感:
真心劝朋友干一杯酒,西出阳关,难逢亲人。
王维《成卫曲》
望着荒凉的边陲,以及边陲的孤独和悲惨的生活;
青海云长雪山暗,一座孤城俯瞰玉门关。
王昌龄军中诗七首
▲孤独无垠的阳光。摄影/徐海洋
除了边塞诗,还有受神话启发的甘肃地名。同时汉武帝在陇东设置河西郡和天水郡。
▲西汉天水郡。制图/辣椒粉
“天水”二字,不是“黄河之水如何移出天外”,也不是“不知何时醉”。有人说是源于一个“天河被水淹没”的美丽传说,也有人说天水湖里白龙出没。“北城有湖,白龙出,风雨随”(水镜注)。“县前有湖,冬夏不增不减,故名天水”。总之,相比河西的风沙天,天水更接近“水一方”。
▲临夏州卜楞沟村扶贫公路。摄影/胡
临夏积石山源于《尚书·龚宇》中大禹“导河积石”的记载。相传这里曾是大禹治水的源头。唐代设石郡,宋代设积石州。纪氏之名,从未断绝。积石山有一座烽火台墩,曾刻有“积石之钥”四个字。临夏,就像邻家女孩的名字,也有“大禹导河之州”的别称。
▲崆峒山,道教之一山,龙洞也有临海风光。摄影/李平安
平凉的崆峒山和灵台县也留下了古代帝王的传说。“崆峒”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的《尔雅》一书中:“北代斗极崆峒”。《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曾“西至空桐(崆峒),登鸡头。”关于灵台,《诗经》记载“灵台为经之始,为经之营。”根据传说,这是Gumisu的首都。周文王攻下龟仙人后,在此筑台祭天,灵台由此得名。
勇勇勇邓永昌,愿打公屏。
甘肃古代地处边疆,战乱频繁。所以甘肃的很多地名也反映了人们饱受流离之苦后最真诚的愿望。
▲白龙江边的陇南文县。摄影/冉创昌
陇南各县,各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康县,原名永康县,意为“永宁康泰”;战争平定后县名为“严武修文”;西河县,是为了祈求民族休战与和平。
如果把陇南的武都区、康县、文县、成县、辉县、西和县、礼县、宕昌县组合起来,就是“文武双全,礼义会昌”,这与古代先贤的名字巧妙地不谋而合,也是对民情和国风的期待。
▲白银市景泰县龙湾村。摄影/李平安
除了陇南,其他地方还有白银景泰县,繁华、昌盛、祥和。平凉崇信县取“尊信”之意,现在这里的人们依然真诚守信;和政县愿政治相连,和睦相处。
还有永昌县,永登县,永靖县,永昌县,永靖县,永定县等等。,这些都体现了甘肃人对安身立命的永恒向往。
▲陇南宕昌县官鹅沟鲁人村。摄影/冉创昌
酒泉的别称,亦意为“苏静宁边”。西夏统治河西时,取甘州、宿州为前缀,设立甘肃军分区。甘肃最初是作为一个军事名称出现的。元代,甘肃省正式成立。
西汉时期甘肃的郡县设置,基本上为后来甘肃的行政区划奠定了基础。之后甘肃的地名在改朝换代中陆续建立,大部分千年不变,沿用至今。
▲陇南文县,“一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摄影/冉创昌
“张国兵彝”和“定西平凉”是汉风中的勇武甘肃;“月下凉州”“遥望玉门”是唐云里诗意的龙渊;“天河注水”和“皇帝驾到”是引人入胜的神话传说。普通人心中最重要的,写在小小的地名里,是一个真诚的梦想,一份“安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