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血小板值大于300×109/L时,说明血小板值高。血小板增多的原因很多,包括生理因素和病理因素。生理因素引起的血小板增多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病理因素导致的血小板增多的现象。临床上,很多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症状较轻,甚至没有症状。那么,如何判断血小板增多症的严重程度呢?
实际上,根据血小板增多的程度,有不同的等级:
轻度升高:血小板计数从500到700不等。
中度升高:血小板计数范围从700到900。
严重升高:血小板计数从900到1000不等。
急性和严重升高:血小板计数> 1000或以上。
血小板增多分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和反应性血小板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骨髓增生性疾病,由造血干细胞的单克隆或多克隆异常或TPO的生物学异常引起。然而,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大多是由各种血液或非血液疾病 *** 的巨核细胞生成引起的。
血小板增多症的主要并发症是血栓形成和出血,通常在血小板增多症明显时发生。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出血率远高于血小板增多症。因此,对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在早期诊断后采取治疗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诊断标准如下,满足前3或1和3-5即可诊断:
(1)血小板持续超过450×109/L;
⑵有致病突变基因(如JAK2或MPLTpo受体突变);
(3)其他骨髓增生性疾病除外(尤其是CML、MDS、真红或骨髓纤维化);
?There不是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的诱因,储存的铁是正常的;
5]骨髓巨核细胞增多,形态异常,网状纤维通常不增多。
专家提醒,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相对慢性的骨髓增生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出血和血栓形成倾向。有些患者会出现脾肿大,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所以一旦确诊,就要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