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只黄鹂鸣翠柳)
笔者教了多年书,终于意识到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孩子读古诗词,脑子里的东西有时候真的和我们不一样。
当他们读到“皎洁的月光下,雁在翱翔,鞑靼酋长在黑暗中逃窜”时,他们会认为这是胡说八道,他们会认为:“而我们的弓和我们的剑上有一个雪的负担”明明写在最后一句话里,雁在大雪纷飞?当他们读到“大漠孤烟直”时,会认为大漠风沙大。烟怎么留直?这些问题看似是真的,其实并不太难回答。告诉所有被孩子问过的家长一个绝招。你只要明白读古诗词是一种意境,然后结合诗的上下句去发现诗人写的东西的美,就可以解释这些问题了。
但是这两天有个家长找我帮忙。原来他小学二年级孩子的一个观点真的让他无法反驳。孩子们读杜甫的四首绝句。第三个:
觉居
唐杜甫
“两黄鹂鸣翠柳,白鹭连天”
我的窗户框住了白雪覆盖的西山景色。我的门经常对向东航行的船只说“再见”
孩子认为“两只黄鹂鸣翠柳”是病句,认为“个”字不能用来形容鸟。从现代汉语的规则来看,孩子说的话其实没有错。如果他们在作文中写“天上有只鸟空”,极有可能被判定为病句,这也是家长无法反驳的原因。
其实这首诗看了那么多牛,很多人还是不明白杜甫为什么不用“二”。是因为唐代没有“只”字,所以用“一”来代替吗?这种说法显然站不住脚。张《春江花月夜》中有“生生不息,江月年年才相似”;而且杜甫自己也曾写道“此曲只应天上,人间几时可闻”。我认为有三个原因:
首先,你可以发现“才”字在唐代很少作为量词使用,一般解释为“刚”“刚”。李商隐的“来了又走,不知不觉”,李白的“相望不厌,唯敬亭山”都是这样用的,几乎找不到量词。
其次,“只”字从层次上看,不如“个”字完美。杜甫的诗的规律性大家都知道。虽然“个”和“只”其实在层次上是可以互换的,但它是一个短入声,比用“只”字从节奏上说清楚要高明得多。
还是那句话,用“一”显然更接地气。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其实心情很好。当时他已入蜀,有了自己的草堂并定居下来,所以这首诗的整体诗风是活泼的。更口语化的“个”字显然更适合这种文体。类似的还有辛弃疾的《西江月》。辛弃疾当时游手好闲,一直失意。他晚上出去散步,看到村里的人喜欢谈论丰收,于是他为此变得高兴起来。于是在词的之一句,他写道“天上出了七八颗星,雨山前两三点钟”。辛弃疾在这里用“a”显然比其他词更接地气,更有味道。
综上所述,无论从什么角度看,杜甫对“两只黄鹂”的运用都是合理的,不仅不是病句,而且非常巧妙。但是我们的孩子平时造句的时候,写“一只鸟”显然是不合适的。但笔者认为,如果孩子以后尝试写诗或其他文学创作,为了写出不一样的意境,故意用“一只鸟”其实是没有问题的。你怎么想呢?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