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产品定价主要从三个角度考虑。
之一,成本角度
那就是计算你自己的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对于一些有规模效应的产品,我们根据不同的规模计算出来的成本是不一样的。所以很多互联网产品都会靠补贴来规模化。
比如滴滴打车,早期对乘客和司机的补贴,让大家养成了打车的习惯。要达到一定的市场份额,可以通过取消补贴来赚钱。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想长期做生意,一定不能亏本。即使你的售价低于成本,你赔钱作为补贴,那你最后也要想清楚怎么自己赚钱。
第二,客户的需求
产品越有价值,顾客越需要,他们能提供的价格就越高。或者简单的说,供求关系决定了一个产品的价格。
产品有两个价值,一个是实用价值,是真实的。产品解决客户具体问题的价值。
另一个是情感价值,是虚无缥缈的。可能是品牌归属,也可能是对创始人的情感认同。
我们可以画一张四象图。不同的定价策略可用于不同的象限。
象限1:实用价值和情感价值高的产品。这样的产品有很大的自主定价权。比如苹果,有时候你不得不说这是目前世界上更好的产品。它的定价更多的是基于市场人的目标收益,可以更大化自己的利润。
象限二:实用价值低,情感价值高的产品。这类产品,很多成本都花在情感价值上。比如星巴克咖啡30多元一杯。它的产品成本可能不到5块钱,但当然,它花在房租、人工、装修设计、品牌运营上的钱占了很大一部分。很多奢侈品也是如此,需要花很多钱来维护自己的品牌。
象限三:实用价值低,情感价值低的产品。这类产品,基本没有生存时间空,迟早会被市场淘汰。更好的情况就是为市场工作。我赚的都是辛苦钱。
象限四:实用价值高,情感价值低的产品。这类产品的价值取决于实用价值有多高。比如疫苗,一些特效药。实际上,使用价值越高,价格可以越贵。当然,这种产品的概率很大,需要很大的成本。
当然,中间象限的产品更多,其定价是根据市场需求慢慢摸索出来的。
第三,竞争对手的观点
这里的竞争对手更喜欢同品类、同目标用户的产品。因为产品的实用价值在大众中一般都是一样的,在情感价值上有更多的差异。如果产品的情感价值没有差异。然后定价和竞争对手差不多。出路就是想办法差异化。
综上所述,一个新产品可以从成本、供需、竞争对手三个角度来定价,这样比较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