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婴儿喝奶粉量多少合适
大家肯定都知道饮食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吧,饮食不但可以为我们提供能量和营养而且还可以起到预防疾病和治疗疾病的作用,所以大家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非常注意自己的饮食,饮食对于初生婴儿的作用就更加的明显,有一些家长会提供奶粉给初生婴儿食用,那么初生婴儿喝奶粉量多少合适呢?请看下面详细的介绍。
目 录
1夏季该给小儿准备哪些药
夏季该给小儿准备哪些药 金银花露有清热解毒,宣散风热之功,可治疗小儿暑热口渴,痱子,疖肿及感冒等。可将药液倒出一部分,兑温开水一起饮用。 板蓝根冲剂有凉血解毒,清热利咽,消肿止痛之功,可治疗感冒,扁桃体炎,腮腺炎,咽喉肿痛等。一般每次5克,温开水冲饮。 藿香正气液(水)有芳香化湿,理气和中之功,可治疗小儿感冒、呕吐、腹泄、中暑,食欲不振等。
取2支藿香正气水倒入浴水中洗浴,可防治小儿暑痱,疖肿。 双黄连口服液有清热解毒,疏风解表之功,可治疗小儿感染,支气管炎咳嗽,暑湿泻泄,小便短少或见尿黄等。
正柴胡饮冲剂 有疏风清热之功,可治疗小儿感冒、发热。 小儿牛磺酸颗粒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可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疖肿,暑痱,肠炎腹泻等。 炉甘石洗剂可收敛止痒,化湿生肌,治疗暑痱,脓疱疮。
风油精可芳香驱蚊,止痛止痒,治疗蚊虫叮咬,虫咬皮炎。每日倒一点在浴水中洗浴,可防治暑痱,蚊虫叮咬,小儿感冒发热及夏季热。 云南白药粉剂及酊剂 有活血止痛之功,粉剂贴脐可治疗小儿腹泻;粉剂及酊剂外用可治疗小儿皮肤搽伤,瘀血疼痛。
在准备这些防暑保健药物时,可顺便清理一下小药箱,对过期、变质的药品应及时扔掉。高温天气,一些药物,如颗粒剂、糖衣片,容易受潮而变质,应放在阴凉处保存。糖浆剂开启后最好放在冰箱中保存。
2初生婴儿喝奶粉量多少合适
新生宝宝胃容量很小(初生儿胃容量为30~35ml,3个月约为100ml,6个月为200ml,1岁为300~500ml),同时胃液分泌量少。胃的排空时间则随食物的种类和性质不同而不同,母乳喂养,胃的排空时间为2~3小时,牛奶喂养则为3~4小时,水为1~2小时。
婴儿出生的前几天,奶量可按婴儿每公斤体重计算,每日给100~200毫升,因牛奶不易消化,要兑水,比例可为4:1、3:1、3:2、2:1、1:1。如二份奶兑一份水则为300(360)毫升奶+150(160)毫升水,总量为450~480毫长,分成7~8次服用,每顿为60~70毫升。奶中加奶量5%的糖,在五、六个月均按此比例增加。婴儿15天到满月,如消化正常,可吃纯奶,近每公斤体重100~150毫升,每顿约吃60~100毫升。
婴儿满月后到两个月:奶量按体重逐渐增加,每日喂6~7次,每次间隔3.5~4小时,每顿约吃80~120毫升左右。最多可吃到150毫升。
二至三个月:每天喂5~6次,每隔四小时一次,每次吃奶150~200毫升。
三至六个月:每天喂5次,每隔四小时一次,每顿喂奶量为:三至五个月吃150~200毫升,五至六个月吃200~250毫升,应掌握吃奶总量,每天不超过1000毫升,每顿奶量不超过250毫升。四个月开始在吃奶前喂辅助食物。
3怎样辨别婴儿奶癣
1、婴儿湿疹自然病程:是婴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皮肤病,2~3个月的婴儿就可发生湿疹,1岁以后逐渐减轻,到2岁以后大多数可以自愈,但少数可以延伸到幼儿或儿童期。有婴儿湿疹的孩子以后容易发生其他过敏性疾病,如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等。
2、婴儿湿疹的皮疹:多数皮疹在面颊、额部、眉间和头部,严重时前胸、后背、四肢也可有皮疹。起初的皮疹为红斑,以后为小点状突起的皮疹或有水疱样疹(医学上称丘疹、疱疹),很痒,疱疹可破损,流出液体,液体干后就形成痂皮。湿疹常为对称性分布。
3、婴儿湿疹的类型:分为干燥型、脂溢型和渗出型:
(1)干燥型:湿疹表现为在红色丘疹,可有皮肤红肿,丘疹上有糠皮样脱屑和干性节痂现象,很痒。
(2)脂溢型:湿疹表现为皮肤潮红,小斑丘疹上渗出淡黄色脂性液体覆盖在皮疹上,以后结成较厚的黄色痂皮,不易除去,以头顶及眉际、鼻旁、耳后多见,但痒感不太明显。
(3)渗出型:多见于较胖的婴儿,红色皮疹间有水疮和红斑,可有皮肤组织肿胀现象,很痒,抓挠后有黄色浆液渗出或出血,皮疹可向躯干、四肢以及全身蔓延,并容易继发皮肤感染。
4儿科用药最缺小剂量注射剂
儿科用药有自己的特点,与小孩的生理各方面都有关系,不是成人的缩小版,从现在我们医院用药情况来看,儿科常规治疗用药,相对还好一些,但一些专科用药确实缺乏。
常规儿科用药,如治疗感冒,一般用小儿感冒颗粒,止咳药,这些看上去不是特别缺乏。抗生素也有一部分,比如阿奇霉素、头孢克洛等,剂型也比较丰富,有颗粒剂、混悬剂、口服液等。
但一些专业病用药,确实缺一些儿科的;部分药有,也缺乏合适的剂量。比如心内科的用药,准确性很重要,目前仅有双鹤制药为儿科特别生产了地高辛酏剂。其他心内科治疗用药,基本都是片剂和胶囊剂。片剂或胶囊剂,剂量都很大,儿科每次用到一片以上的可能性很少,都需要掰开用,有些要掰到四分之一以下,这是很难的,也掰不准。护士为了准确,要把药研碎了,拿水化了,再用针管抽上去,确定剂量,准确用药。
儿科用药分口服药和注射剂。口服药,基本上是剂型问题;注射剂,基本上是剂量问题。现在儿科最缺的是小剂量的注射剂。孩子从出生到18岁,全都要在儿科就诊,年龄跨度太大,大部分儿科注射剂,剂量都太大,有些药最小剂量就到0.5,但孩子可能就用到0.2,这时候就要浪费掉多余的部分,费用成本很高。
成人药品不可直接用于儿童
一般的成人药品非针对儿童而设计研发,也未经儿童临床试验验证。儿童的生理机能和各器官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有着自己的药物代谢特点,如果直接将成人药物用在儿童身上,有时会产生非常危险的后果。
从用药剂量来说,成人药物的剂量根据成年人的生理特点设计。有的家长将成人药片掰成两半,或者用勺子当成量器给药,却往往因为剂量不精准造成过度剂量给服或剂量不足,达不到既定治疗效果,可能反而造成儿童用药危害。
因为没有适宜儿童的剂型和规格,儿科临床和患儿家长就会拆分药品原有的规格给孩子服药。可能会发生分装误差、分装损耗、分装后黏附在包装纸上的浪费,再加上药品分装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污染,使药品质量不能保证,给药剂量不确定。
5童年时期的晒伤会增加皮肤癌的风险
在经历过漫长的冬天和春天之后,家长们都想要孩子们更加地亲近自然、亲近阳光。但法国国家预防与健康教育研究所(INPES)提醒说:“要提高警惕,注意危险。”它开展了大量的宣传工作来提醒民众要注意做好防晒保护工作,避免晒伤。
在青春期以前,身体中的天然防御能力并没有完全的发挥作用。孩子们的眼睛和皮肤是非常敏感的,需要特别的防护。研究所首席执行官表示:“儿童时期的一次晒伤有可能会导致皮肤细胞基因的突变,这种突变将不能完全地被修复,会带来永久性的伤害。这极可能会导致多年以后黑色素瘤的发展。”
人们对晒伤认识的误区
法国人虽然自称对防晒保护很了解,但是他们并没有采取相应的行动。根据该研究所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82%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很清楚地知道阳光的危害,70%的受访这表示在没有任何防护的条件,把自己暴露在阳光下可能致癌。然而,仍然有大多数人(79%)承认他们不会涂抹任何防晒霜,并且在一天中最热的时候(12点到16点之间),紫外线最强的时候仍待在室外,在阳光的暴晒之下。更糟的是,他们中的40%认为,在儿童时期的晒伤,如果得到很好的治疗,就不会给成年后带来任何不良的后果。有1/5的人认为晒伤对皮肤的伤害很小,甚至可以提高皮肤的自我保护和修复能力。以上这些想法统统都是错误的。
研究所进一步强调:一旦晒伤之后,尤其是孩子,必须要采取正确的补救措施。必须要避免中午的时候在阳光下暴晒,此时温度最高,紫外线的辐射是最危险的。研究所负责人明确地表示:“婴儿更不应该在阳光下曝晒。”他们还建议要戴太阳镜,穿T恤衫以及戴宽檐帽。最后,应该还要配备高倍的防晒霜(最低30倍),并且每两个小时要涂抹一次。游泳后也要记得涂防晒霜,不要忘了脖子和脚等裸露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