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
原创2021-08-01 12:22·地球知识局
原2021-08-01 12: 22地球知识局
(⊙_⊙)
关于全球人文和地理的每日文章
微信官方账号:地球知识局
第1993期-《杀死印度山脉》
作者:斯文的范学长
校对:顾/编辑:咸带鱼
兴库什山是南亚次大陆和中亚最重要的分界线。自古以来,它既是保持南亚文化相对独立的屏障,也是促进中亚与南亚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然而,交流的过程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美好。
在印度半岛的西北部,主体在今天的阿富汗。
它就是今天的主角——兴都库什山脉。
(图:XX/卡通创意)▼
兴都库什山源于波斯语,意为“杀死印度人”或“印度杀手”。这座山的名字中透露出的死亡气息太直白了,但却反映了曾经发生过的真实历史。
不管是什么意思,中亚移民群体穿越兴都库什山脉后对印度次大陆做了什么?
翻越兴都库什山,杀死印第安人。
(图:Yitu.com)▼
分隔世界的山
山脉是指地形的高度以及随之而来的温度、气压和降水的变化。足够高的山会形成垂直的气候差异。同一座山在不同海拔、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气候和植被可能完全不同。
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是喜马拉雅山。
山脉南北两侧的海拔差异巨大。
从直接的高原山地气候到热带季风气候。
(底图:美国宇航局)▼
山脉不仅限制了植被和动物的分布,而且对于人类来说,山脉是不同地理区域之间的自然边界。基于气候、交通条件和资源禀赋的差异,山两边聚落的风俗、产品和习俗可能完全不同。
比如中国云南省。
横断山脉大起大落,南北河流穿插其间。
隔着一座山,风俗和语言可以很不一样,可以维持很久▼
2.4亿年前,与冈瓦纳分离的南亚次大陆开始加速向欧亚板块运动。大约5500万年前,南亚次大陆不仅和今天一样大,还被插入欧亚板块底部,引起强烈的地质活动。今天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就是这一系列板块运动的结果。位于南亚次大陆和欧亚板块交界处的兴都库什山等一系列高山山脉都是这样形成的。
南亚次大陆向北的“冲击”
大大改变了亚洲板块向北的地形。
结果,一个由山脉、高原和沙漠组成的干旱的亚洲内陆诞生了。
(底图:shutterstock)▼
到现在,兴都库什山已经成为一条长1000多公里、宽240公里的巨大山脉,大致分为三个区段,平均海拔约5000米,就像一个微型版的青藏高原,还在慢慢“越长越高”。
所以从卫星地图上,可以看出这不是山脉。
这是一个又一个堆积起来的大山脉。
(图片:NASA)▼
兴都库什山阻挡了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继续向西,使水汽在兴都库什山东南迎风坡转化为降水,年降水量高达1000毫米以上。
这些降水除了作为地表径流直接补充河流外,还会以高海拔降雪的形式补充广泛分布在兴都库什山脉的冰川,冰雪融水也会流入河流,对于旱季周边地区的生态、生产、生活十分重要。因此,兴都库什山是中亚和南亚最重要的水源,也是中亚阿姆河和南亚印度河的分水岭。
宽阔的兴都库什山脉几乎占据了阿富汗的心脏。
并把阿富汗分成流域的许多部分。
山脉北部的大部分河流流入阿姆河,东部的大部分河流流入印度河。
(底图:美国宇航局)▼
这个巨大的山脉也是亚洲重要的气候分界线,将南亚主导的热带季风气候和中亚主导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分隔开来,让两地看起来截然不同。
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属热带季风气候。
(图:XX/卡通创意)▼
在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不仅光热充足,而且季风每年夏季带来大量降雨,旱季有大量地表水可利用,人口承载能力非常高。这样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发展农业,有些地区粮食作物一年可以收获三次。自农业兴起以来,北印度平原供养了大量人口,形成了复杂的社会组织,迅速成为文明中心之一,积累了惊人的财富。
即使不是大平原,它也在印度河流域的上游。
也是中亚游牧民族的好去处。
(图片:Seree tanrisawat/Shutterstock)▼
中亚和西亚的商人被这里丰富的产品所吸引。当他们来到这里贸易和做生意时,他们向西方传播关于古印度的故事,使“印度”成为繁荣的代名词。
被群山隔开的中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景象。这里降水相对较少,农作物需要灌溉水才能获得可靠的收成。只有珍贵的河谷适合发展灌溉农业,其他地区更适合放牧。历史上,这里曾出现过几批游牧民族,从斯基泰人到月氏人、白匈奴人、突厥人、蒙古人、突厥蒙古人。他们很强悍,都是让周边农业文明深感头疼的力量。
这些随季节变化的牧民。
流动性极强,来去如风,但资产也不多。
(阿富汗巴德吉斯的田园帐篷)
(图片:wiki)▼
兴都库什山作为一个边界,面积广阔,不仅仅是一条边界“线”。今天,阿富汗的大部分领土都由这一山脉组成。山区生活着不同的民族和部落。在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的过程中,他们形成了部落主义倾向,对内重视家庭团结,对外缺乏信任,非常好战。
不仅山堆积如山。
里面的民族、族群、部落也是分层的▼
生活在兴都库什山脉的普什图人
(图片:wiki)▼
中亚地区环境承载力低,当地居民不得不从外部获取生活资料。历史上,许多中亚民族都有商业专长。喀布尔,一个连接印度大平原和兴都库什山脉地区的重要城市,已经从商业和贸易中崛起。甚至它的名字本身在当地语言印度德语中也是“贸易中心”的意思。
虽然只是一座宽阔的山谷城。
但是位置重要,和平时期还是挺繁华的。
(图片:shutterstock)
南亚之门
生活在中亚的人们自然对遥远富饶的古印度感兴趣。至于中亚人如何到达古印度,就要提到山口了。
山口是两座大山分隔的地方之间的重要桥梁。两地的物质交流、文化交流、军事入侵都要经过山口。兴都库什山东有洛瓦里山口、布罗吉尔山口、山都山口、巴达赫尚山口。这些山口一般都比较蜿蜒陡峭,不适合大量人群一起集体行走。有些山口还是有经过者死亡的消息,所以不作为主流渠道。
从中亚穿过兴都库什山到印度河流域有许多通道。
(底图:美国宇航局)▼
连接南亚和中亚最重要的山口是开伯尔山口,位于巴基斯坦白沙瓦和今天的阿富汗喀布尔之间。它的海拔只有1000米,一年四季都可以通过,而且足够宽,便于大部队快速通过。一旦你通过开伯尔山口,你将从中亚贫瘠寒冷的土地到达南亚次大陆一望无际的平原。
连接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开伯尔山口公路
虽然公路通达,但是山口周围势力众多。
(图:Yitu.com)▼
中国古代有四川、关中等肥沃的盆地,有险峻的山脉守护。只要守住几个重要的山口,就可以在一个角落积蓄力量,获得争夺世界的优势。但在印度大平原,不同地方的资源禀赋相似,缺乏可以形成保护的山脉。正因如此,偶然出现或侵入的强大政治力量,经过几代人的继位,将会衰落,大平原将会回到无数地方小政治力量各行其道的状态。
虽然整个印度半岛作为一个整体是半封闭的。
但是这个规模在文明之初太大了。
在广阔的印度北部,实际上缺乏清晰的内部地理边界
很多人认为印度的“汉沽关”就是兴都库什山脉的众多山口。守“汉沽关”可以把敌人挡在国门之外。但是这个“汉沽关”离恒河平原还是太远了,印度河流域有很多干旱地区,很容易被来自西方的族群渗透。看似有隐隐的长城,其实到处都是漏风。一旦印度河流域成为不同民族的过渡地。
这就是今天印度的情况。
印度河流域不仅是一个缓冲区,也是一个“敌对政权”
印度必须在巴基斯坦保持大规模的常备军
然而,对于穿越了许多山口的入侵者来说,即使是更热的印度河流域也比兴都库什山好得多。他们带来的牲畜可以帮助他们快速穿越该地区,到达更富裕的恒河平原。平原上的地方小政权各行其是,外来侵略者很容易利用内部不和迅速扩张,一个个分化。
合成大印度
兴都库什山可以爬,但不容易爬,导致南亚次大陆的“相对封闭”。外国征服者经常分批进入,而不是不断移民。因此,尽管每一波征服者都处于强势地位,并带来了自己的基因、宗教和文化,但由于征服者的数量并不占优势,他们最终会融入南亚的原始文化并为其带来新鲜血液,而不是完全取代原始文化。
这些异域风情不也是现在印度的文化遗产吗?
(图片:shutterstock)▼
公元前1000年左右,印度雅利安人将吠陀宗教和种姓制度带到了南亚,这成为了未来印度教文明的基础。他们也成为高种姓印第安人认可的祖先。
现在也是阻碍印度社会现代化的重要传统。
(图片:shutterstock)▼
亚历山大大帝的十字军东征为中亚留下了一些希腊化的王国,其中一些入侵了印度次大陆的西北部,在那里建立了许多小国,统称为印度-希腊王国。统治阶级将希腊语言、习俗、艺术和建筑带到南亚,最终融入南亚文明。
当然,那一年的印度概念包括印度河流域和兴都库什山的一部分。
如今,犍陀罗文物主要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
(图片:shutterstock)▼
古印度佛教的雕塑艺术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受希腊雕塑艺术的影响,犍陀罗(今不属于印度共和国)佛像开始理想化、写实化,呈现出一种“人与神的共性”和优雅之美。随着佛教的传播,这种雕塑艺术影响了更多的地方。此后,古印度通过开伯尔山口进行了一波反向输出,将佛教传播到中亚甚至中国,影响了亚洲一半人对世界的看法。
大力士:我是希腊人。我为什么去印度?
赖同志说,西天已经研究决定了,你当保镖。
(大胡子护佛金刚是大力士)
(图片:wiki)▼
12世纪,古代伊斯兰波斯人在阿富汗建立。